零擔物流的概念
零擔物流是指按零散貨物辦理承托手續、組織運送和計費的貨物運輸。具體是指客戶需要運送的貨物不足一車,則作為零擔貨物交運,承運企業把運往一個地方的多家客戶的貨物,通過配載的手段,達到一輛車的基本載運能力,然后運送到該地方,再在當地分發給各個客戶的運輸方式。零指的是零散的,擔古代指的是扁擔,在這里指的是車,零擔就是不夠一扁擔,即不夠一車的意思。
零擔運輸的流程相較于其他運輸方式的基本流程沒有較大差異,都包括托運,承運,貨物交接以及貨物交付,唯一較大區別在于有零擔運輸中轉。以下就以主要的零擔運輸方式——公路零擔運輸介紹零擔運輸的基本流程。零擔托運規定:為便于配裝和保管,每批零擔貨物不得超過300件,每一件零擔貨物的體積最小不得小于0.02立方米(一件重量在10千克以上的除外)。
按照零擔物流公司業務性質,主要參與者可分為三類:一是第三方零擔快運公司,這類公司專業從事零擔物流,運力大、網點多、覆蓋廣;二是電商自建零擔物流公司,這類公司依托于電商平臺,主要服務于平臺商家B2C業務,滿足平臺運力需求之外同時開放給第三方;三是品牌商自建零擔物流公司,這類公司擅長專業性運輸和倉儲供應鏈管理。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零擔物流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咨詢報告》顯示:
數據顯示,我國公路運輸貨運量為391.39億噸,鐵路貨物運輸47.74億噸,水路貨物運輸82.4億噸,民航貨物運輸0.073億噸。零擔貨運覆蓋范圍較廣,又可以根據重量進一步劃分為重貨包裹、小票零擔和大票零擔。截至2021年我國零擔運輸市場規模為1.72萬億元。
全國零擔快運網絡在中國零擔市場的合計市場份額由2.9%提升至7%,預計未來這一數字將由過去的不足10% 提升至40-50%。2021年,我國運行穩中有進,社會物流總額保持良好增勢,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穩中有降,“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202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運輸費用9萬億元,同比增長15.8%。
中國內地公路零擔物流企業約有78萬家,并且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總數量超過其他國家零擔企業數量的總和,很多零擔企業只憑一部電話一輛車,靠價格戰競爭生存,我國公路零擔物流前20名所占的市場份額不到2%。相比之下,美國前五大零擔公路運輸公司,壟斷了美國60%的市場份額。我國大部分中小零擔物流企業短期行為明顯,雜亂的行業環境讓很多企業不愿為了企業長遠發展考慮,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管理流程,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整個行業服務呈同質化態勢,價格成為吸引貨源的主要籌碼。專線零擔運輸與炒貨公司合作生存是中國零擔行業的常態。
零擔快運的集約化正在加速,小散弱差的行業狀況正在發生變化。行業的戰略重組和組織創新正不斷出現:德邦、順豐等業內巨頭不斷布局新的業務板塊;自海爾、招商局等其他領域的巨無霸也在進入這一市場;眾多的中小物流企業正在積極謀求向好專線這樣的零擔物流生態平臺聯合或聯盟。零擔貨運覆蓋范圍較廣,又可以根據重量進一步劃分為重貨包裹、小票零擔和大票零擔。據統計,截至2021年我國零擔運輸市場規模為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5.4%,2015-2021年CAGR為7.1%。
截至目前,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降到15%以下,貨物運輸量、快遞業務量多年來位居世界第一,全國A級物流企業近7000家,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園區等一批重點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作用是實現商品流通,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關鍵環節之一,現代物流業是國民經濟中的動脈系統,連接社會經濟的各個部分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零擔物流是生產通往消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將成為刺激消費需求的重要手段。
中國零擔業務的物流市場十分龐大,物流企業業務兼并擴張才剛剛開始,差異化競爭戰略是零擔物流企業跳出價格戰魔咒的必然選擇。中國零擔物流三強安能物流、德邦物流、中鐵物流日益壯大。
未來零擔快運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對于整體的組織管理、運營體系都是考驗。規模之下,企業能否形成有效的組織、管理、運營能力,是影響成本、時效、服務品質等核心因素。精細化的運營能力,將成為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
世界已進入到全球連接的時代,全球物流體系是中國連接各國、各地區的物流服務體系。未來,更應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國際格局變化的新特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構建全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中國物流市場規模逐漸廣大,供應鏈的成熟與否決定著社會生產制造的運營成本,是實現物流業降本增效的一個重點。